扶溪镇位于仁化县境东北部,距仁化县城约37公里,属山区镇。
扶溪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先民在此居住,
直到1500多年前的南齐年间,仁化县始建,扶溪镇便有了正式的行政区划。
扶溪镇山川秀美,人文古迹众多,民俗文化丰富,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走在扶溪镇上,不经意地,就会被特有的景点或文化所吸引。
游在扶溪
这里风光原始、纯净、空灵,一呼一吸间,山水草泽的自然淳朴便扑面而来。
这里,是谱写绿水青山与理想生活互融共生的美好画面。
蛇 离 梯 田
蛇离梯田位于扶溪镇蛇离村委会下俚社和苦竹坪,从高远处望去,
仿佛镶刻于青山绿水之间,又享有“广东最美梯田”之称。
端午前后,所有梯田犁耙后,
映入眼帘的是由众多形状各异的“明镜”构成的绝美版画,
让人心旷神怡,赞叹不已;
而当秋收时节,黄绿相间的千层梯田,
伴着浓雾或沐浴阳光时,犹如丹青绘彩,
让人流连忘返,吸引众多省市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
扶溪竹海
扶溪四面环山,是广东省苗竹种植示范基地,
境内连绵起伏的山岭中,2万多亩竹林常年覆盖。
登高远眺,重重叠叠的竹林映入眼帘。
内看整齐矗立,外看青绿相衬。
山风拂过,竹枝骚动,一浪推着一浪,
行走其中,清风拂过脸庞,空气中弥漫着嫩竹的清香。
南台庙
南台庙,俗称龙母庙,位于扶溪镇厚塘村南面。
据民间流传的庙志记载,南台庙创建于唐朝仪凤元年间,
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
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朝皇帝李世民曾封赠三匾以彰该庙。
整座建筑飞檐斗拱,古香古色,浑然一体,雄伟壮观,
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寺庙之高超技艺,具有较高的古建筑借鉴价值。
双水塔
双水塔,又称白塔,位于扶溪镇西北面3公里的水口村,
塔为八角七层,高24米,等边宽4.75米,
第一层门楣有红砂岩石刻横匾一块,楷体横刻“文光辉映”四个字。
塔内设穿墙,螺旋形步梯,可通至顶层。
此塔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至今保存完好,已纳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夏古村
古夏村,位于扶溪镇东北隅,
有着近八百年历史,村中95%的人都姓李,
大都是唐朝名将、西平郡王李晟后裔。
村内还留有众多人文古迹、民俗文化及动人传说。
2016年,古夏古村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同年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游 / 玩 / 推 / 荐
扶溪镇出发-厚塘村的南台庙-邓氏祠堂—左龙村碉楼—拱桥
古夏古村—尚忠门—蛇离梯田—白石岭竹海
白石岭竹海—体验盘山公路—双水塔
食在扶溪——扶溪板鸭
扶溪板鸭的制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独特讲究的制作工序、加上自养鸭子的肉质鲜美,
使得扶溪板鸭肉质细嫩,香味可口,肥瘦适宜,食而不腻,具有独特的风味。
扶溪优质米
扶溪镇地处山清水秀的盆地,昼夜温差大且无污染水源,
所产的优质米,米质纯正、质粒完整、晶莹剔透、香味浓郁、口感极佳。
扶溪沙糖桔
扶溪沙糖桔是当地柑桔主栽品种之一,
扶溪沙糖桔外形圆润、色泽鲜红、果肉爽脆、汁多无渣、无核或少核,
吃之清香可口、沁心润喉,口感细腻,实为极品。
扶溪冬笋
扶溪出产的冬笋外形如黄金牛角般,特别惹人喜爱,
壳薄而肉肥,色白而质嫩,鲜中带甜,清香松脆,其味特别鲜美,是笋类中的上品。
古夏糍粑
古夏村每年都会举行从明朝就开始盛行的禾斋节。
每年的禾斋日,家家饮烟袅袅,户户糍粑飘香,
并且古夏糍粑口感软、糯、香、甜,令人垂涎三尺!
“凤姐泡菜”
“凤姐泡菜”为当地纯手工制作,
入口爽脆,味道清香,咸淡适中,少许辣,
保持原汁原味原生态,十分开胃!
天然食材成就天然美味,是味蕾的享受更是记忆的味道。美食扶溪,且把胃留住。
人文风俗
禾斋节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日,是古夏禾斋日,至今已流传数百年。
每年这时候,锣鼓喧天,唢呐嘹亮,
十几人舞布龙和舞醒狮,中间抬着诸神,沿着禾斋节线路祈福。
舞狮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古夏就有舞火狮头风俗。
火狮用竹片扎成,外层用稻草和草席做成,舞狮时狮子全身插满香火。
逢年过节,火狮挥舞,锣鼓喧天,祈盼给千家万户带来祥和平安。
舞龙
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社会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为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古夏李氏开始舞龙的历史。
相传有一年古夏扎了条几百米的长龙,龙头到了石江头村,龙尾还在祠堂内。
八音
扶溪古夏村早在清朝初期就有了八音。
“八音”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一种民间器乐吹奏传统艺术,
乐曲丰富,极具乡村韵味和地方特色,代代相传。
如今已列为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次新的探寻,都能让你更深入地了解扶溪
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你还等什么,赶紧来游玩吧
相关信息:
深圳及周边有哪些好玩的?微信搜索关注【深圳之窗】公众号,回复【旅游】【旅游攻略】【免费景点】 【周末出行 】,获取深圳旅游景点大全相关内容。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