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村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山脚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人兴建的小村,其中有60多座明清民居的古建筑群已沐浴了500年风霜雨雪的,这是华南地区罕见的,更是深圳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凤凰古村尚存的古建筑有69座明清民居、5座私塾书室、公祠12座、12口古井(其中有3口元代古井,均为宋末至元代所建,距今已有700年历史)、12棵古树,6条主巷道和35条次巷道。
历史沿革
凤凰古村安卧宝安凤凰山下,已经700多年。这个村落最早兴起于元代,据传原村民大多是文天祥家族后代。元代的建筑已见不到了,村中还有3口元代古井,均为宋末至元代所建,距今已有700年历史。古村里现保留有69座明清民居、私塾书室近10座、公祠12座、12口古井、12棵古树、6条主巷道和35条次巷道。现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古老的已经有500年历史,最短也有100多年。
从市中心出发,经107国道通过立交桥转向凤凰大道,第一个红绿灯朝左边拐,就能看到村口一座六层六角石基堆砌的古塔——“文昌塔”。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物已是这个古村的地标了。
说是元代始兴此村,其实凤凰村人类活动的踪迹,可以追溯更远。
2000年8月,深圳市文物普查队会同河南省洛阳市考古队在凤凰村旁发掘和发现了大批古磨制石具石坊轮以及大量夹砂陶片、各种纹形陶片等。专家们由此断定,凤凰村于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晚期至三四千年前青铜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一带繁衍生息。至唐代中晚期,凤凰就已形成较固定的小村落,两宋时期,现在的凤凰范围内约有三户成村、四户成寨规模的五个小村落,当时称为岭下村。而凤凰村真正成为大村,则是从宋末元初文天祥孙辈举族迁徙至此开始的。
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元军举兵南下,自临安沿海直逼宝安、新会、珠海一带。文天祥在赣吉两州(江西)募集数万民兵抵抗,被元军击败后被俘,后在大都(今北京)慷慨就义。
宋军溃败后,文氏族人随败军溃散,逃至宝安西南沿海荒芜地带,文天祥胞弟文壁携族人先居于宝安黄松岗鹤子园,文天祥孙辈文应麟于元代大德年间,携两个儿子及部分族人迁至岭下(今凤凰社区)购田置业定居,开村立业,繁衍后代。其间,文应麟首建“凤岩古庙”,筑“望烟楼”,开凿三口水井,建通往“凤岩古庙”的石板桥和石砖路,这些建筑至今仍然使用,保存尚好。经几代艰辛经营,形成今日凤凰古村的雏形。如今,凤凰村民90%以上均为文天祥及其胞弟文璧等文氏后人。
村落特色
在这片散集着古老的建筑群中,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贯穿整个村落。踏着青石板,感触着历史的苍老和岁月幽深。那一条条弯曲小巷,默默叙说着千年往事、人世沧桑。抬望眼,鲤鳞似的瓦片逶迤远去,烟云般的历史扑面而来,静聆凤凰扑翅声和伶仃洋的涛声。
凤凰古村的巷道颇具特色,为了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凤凰村巷道长宽比多在1.5∶1~2∶1之间,使得多数巷道全天都处于建筑阴影之中,夏季主导风向形成冷巷。因为采用“梳式布局”,在巷道中,路人只能看到鳞次栉比的山墙和寨门,不能一眼把民房内看个通透,使得保留明清风格的民房充满了神秘感。
凤凰村古建筑有祠堂、书室、家塾和民居这4种类型。房屋多是以花岗岩或红砂岩为墙基的砖木结构,清水砖墙,屋顶有船形正脊,还有灰制雕塑和壁画。在一些民房大门上方,我们还发现了石刻的匾额和雕塑,因为年代久远,图案已经模糊。而在民房内,梁架墩头上还有木刻或石刻纹饰,封檀板上有木刻人物故事和花草图案。
资料显示,凤凰古村有灰制雕塑人物、动植物图案约2000多组,木刻人物、动植物图案3600多组,石刻人物、动植物图案500多组,壁画1000多组,石刻阳字门匾17个。在茅山公家塾前厅内墙顶部,绘有一幅巨大的明代风格的彩绘人物故事画“八仙图”,为深圳地区民宅仅存完好的一幅明清巨型壁画。
改革开放以来,宝安各村拆旧建新渐成风气,但凤凰村委会却一直不动旧村,旧屋一间不拆,而将新村规划在旧村周边进行建设,使凤凰旧村在新村包围之下,成为目前深圳市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相关信息
微信搜索关注【深圳之窗】公众号,回复【免费预约】,获取深圳其他景区免费门票预约入口,回复【景区门票】,获取深圳景区门票购买入口。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