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生故居简介
两层砖木结构的客家民居式楼房建筑。曾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1910年生,广东惠阳人(今属深圳市坪山区坪山镇)。 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对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游玩信息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东纵路石灰陂村
如何到达:在市内乘坐360,364大巴至“大鹏站”,转乘818路至核电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免费开放
建国前
抗战
曾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1910年生,深圳市坪山区人。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对推动香港、澳门和广东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8年10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由香港回到惠阳,任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领导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在敌强我弱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指示,放手发动人民群众,组织抗日自卫队,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人民战争。与此同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争取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在他的努力下,有1000多名华侨子弟和港澳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游击队,这对部队的建立和早期部队的巩固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1940年8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3大队大队长,率部开进东莞县的大岭山区建立抗日根据地。11月,指挥所部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以下50余人。广州日军首脑哀叹:“这是进攻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他任司令员。与政治委员林平等率部在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夹击下,转战东江两岸,后挺进粤北山区,建立东江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复杂的军事和政治斗争。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曾参加组织护送撤离香港的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和国际友人至后方安全地区。抗日战争中,他为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华南抗日武装作出了卓著贡献。
抗战后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渤海区委员会副书记、渤海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司令员。
建国后
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第一副参谋长、海军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广东省副省长,交通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生卒年月
1910年12月,生于深圳坪山区,1995年11月20日在广州逝世。
相关信息
微信搜索关注【深圳之窗】公众号,回复【免费预约】,获取深圳其他景区免费门票预约入口,回复【景区门票】,获取深圳景区门票购买入口。
深圳之窗 微信公众号一大波便民功能上线啦!扫面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在微信对话框中回复“ 摇号 ” 即可实时获取申请最新结果;回复“ 电费 ” 即可在线查询用电信息以及缴费!
分享到
